“谢谢你们为我们成功手术,给了女儿新生命!”“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12月22日,医院普外一科(肝胆外科)病房里,穿着红色母女亲子装的10岁女孩小瑜(化名)和妈妈一起向医护人员致谢,医护人员则向这位母亲表达敬意。据了解,医院中首例活体亲属供肝移植获得成功的例子,而在手术的背后还蕴藏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不幸:小女孩4岁诊断出“怪病”
家住港口镇的女孩小瑜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今年10岁的她,身高仅有厘米,体重20.4公斤。“女儿小时候就比同龄孩子个子矮很多,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4岁那年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流鼻血引起鼻血倒流进胃里,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小瑜的妈妈*女士说,女儿就是这次住院,经基因检测确诊为糖原累积症Ia型,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两个杂合致病突变分别来自父母,平时主要表现为低血糖、血乳酸高、尿酸高、血脂高、肝肾肿大、生长发育落后等。
之后,小瑜平均每月要流四五次鼻血,医院止血,因此经常要向学校请假。让妈妈难过的是,上小学后小瑜慢慢懂事了,她每天上学要带生玉米淀粉,下课要冲着喝,一天要喝四次,以维持她的血糖正常。女儿为此感到自卑,总是怕同学笑话她。
*女士说,因为小瑜有病,除了每天要喝药,生活上也要格外注意,因为很多糖类、水果她都不能吃,如果吃错东西就会流鼻血,有时半夜睡着了会突然流鼻血,把床上都流湿了一大片,怎么也止不住,医院止夜。
医生告诉*女士,像小瑜这种病,目前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而且她发育迟缓,肝脾肿大,肝上还长有三个腺瘤,这种情况只能做肝移植,否则拖下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希望:母亲毅然决定捐肝救女
去年8月的一天,*女士在家看电视,医院开展器官移植多年,技术成熟。她预约了专家号咨询,医生告诉她,目前做肝移植肝脏来源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公民死亡后捐献肝脏,但这种肝源等待的时间较长,也比较难等到。还有一种是父母捐赠,这种需要亲属和孩子血型吻合,这样手术成功的希望大一些。
*女士今年30岁,平时身体较好,她和女儿都是O型血,她当即决定捐出自己的一部分肝救女儿。当时家里人和身边朋友都比较担心,但*女士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国内外有许多活体亲属供肝移植成功的例子。
“只要有希望,我就想试试。作为一个母亲没有太多想法,只想让女儿身体好起来,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女士说,虽然医生告诉她,捐肝有术中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的风险,但她丝毫没有动摇捐献的决心。
今年11月23日,*女士和女儿同时医院里,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决定为这对母女手术。“这位母亲很勇敢,捐肝的意愿很强烈,我们科的医护人员都被她感动了。”该院普外一科(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孙强说,医院已经完成多例肝移植手术,但像这种活体亲属捐肝给未成年子女还是首次,手术风险也比较大。
奇迹:12小时手术妈妈成功捐肝救女
考虑到小瑜的病情确实不能耽搁,这是该院首例活体亲属捐肝给未成年子女,该院肝胆外科胡泽民主任和孙强博士团队做了仔细的准备,手术麻醉及护理团队、儿科ICU、营养科、检验医学中心密切合作。为了确保手术万无一失,医院专门邀请了中山三院肝移植团队协助手术。
11月30日进入手术室前,护士再次问*女士紧张害怕吗?*女士坚定地摇摇头,对医生说,“我不紧张也不害怕,反而对手术很期待。手术中你们看需要割多少肝就割多少,只要对孩子好能救孩子就行。”
手术从早上9点半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术中从母亲体内切除了约三分之一、克的肝组织,随后把女儿病变肝脏切除,供肝植入,与受体的胆管、门静脉、动脉和肝静脉四套管道进行吻合。“小孩肝移植的难度比成人大很多,因为小孩的管道比较细小,特别是动脉,最细的只有一二毫米,像头发丝一样,要做到完美接合很不容易。”孙强医生说,经过近12个小时、20多名医护人员的奋战,才完成了这两台手术。
医院提供。
术后第八天*女士出院,回家医院照顾女儿。晚上躺在病床上,*女士拉起衣服,把腹部的疤痕给女儿看,告诉女儿手术中割了自己的一部分肝移植到了女儿体内。女儿当时就眼泪直流,紧紧地抱着妈妈不愿松手。
“现在小瑜的术后情况很好,无并发症,昨天复查各项指标都正常,可以出院了。”该院普外一科(肝胆外科)主任胡泽民说,肝移植成功后,小瑜以后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生活,近两年内她会“追赶式生长”,身高体重都有望达到同龄孩子的生长水平。
来源:中山日报
大冷夜,中山有人遇公安盘查跳入河中!结果……
人在中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