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血氨的来龙去脉血氨的来源: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体内代谢产生的氨称为内源性氨,包括①主要来自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部分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谷氨酰胺分解产生的氨;②胺类的分解也可以产生氨。由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内的氨称为外源性氨,包括①肠道内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和未被吸收的氨基酸,经肠道细菌作用产生的氨;②血中尿素扩散到肠道,经细菌尿素酶作用水解产生的氨。血氨的去路:氨是有*的物质,人体必须及时将氨转变成无*或*性小的物质,然后排出体外。①尿素合成:肠氨在肝脏中经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随尿液排出;②组织利用:肝脑肾利用,消耗氨合成谷氨酸、谷氨酰胺及其他一些非必须氨基酸;③经肾排出:尿素形式,NH4+形式;④经肺呼出:NH3形式。2
血氨参考区间本实验室采用的是试剂说明书上的参考区间:9~47μmol/L血氨的来源增多或去路减少,均可引起其血液浓度升高。①血氨在-μmol/L时可表现为兴奋,行为、性格异常,呕吐,喂养困难;②血氨在μmol/L以上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惊厥;③血氨达到μmol/L时将出现昏迷、呼吸困难。3
临床应用1、肝脏疾病:
1.1肝性脑病的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及疗效评估:肝脏严重疾病导致的肝性脑病;TIPS(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并发症
1.2判断和评估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2、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
3、高营养治疗病人氨平衡监测;
4、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指标;
5、小儿Reye’s综合征、3H综合征等的诊断;
6、先天性高血氨症的诊断,如先天性尿素循环异常;
7、药物、中*导致的高血氨,如丙戊酸、锡中*
4
血氨检测注意事项血氨测定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一是外在因素的干扰,如含氨的抗凝剂、未去氨材质做的试管、分析过程中受到氨的污染等;二是标本放置过程中氨的逸出,即内在因素的干扰,血样离体后血浆中谷氨酰氨和多肽易水解释放出氨,而且红细胞中氨浓度高于血浆,故标本应禁止溶血。因此,进行血氨检测前需要进行前处理,以解决外在因素干扰,降低内在因素的影响。患者准备1、禁烟:血氨检测标本采集前一天的午夜后应禁止吸烟;2、饮食:采血前过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可引起血氨浓度升高;3、药物:治疗水平的头孢西丁和英托利匹特注射液可使血氨浓度出现升高和降低;4、运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血氨浓度升高。样本采集1、采血管:应选择去氨材质制备的试管(绿头肝素钠管);2、抗凝剂:抗凝样本应采用非铵盐的肝素、EDTA抗凝剂,不宜使用枸橼酸钠、氟化钠、肝素铵抗凝;3、采集时间:宜清晨空腹采集标本;4、采血部位:建议采集静脉血;5、标本采集时应规范操作,混匀动作轻柔,避免标本溶血,导致血氨假性增高。样本运输及保存1、标本采集后应标明采集时间,立即送检,避免剧烈震荡。2、采样后样本应置于4℃,最好30min完成检测;3、如不能及时测定,应分离出血浆,低温避光密闭保存,样本检测无须恢复至常温。4℃保存时应2h内完成检测;-20℃保存应24h内完成检测。标本状态对结果的影响1、溶血:红细胞内血氨浓度高于血浆,样本溶血会导致血氨浓度增加;2、高胆红素血症、脂血症:血浆中的高浓度胆红素、脂浊会干扰酶法血氨的测定,影响检测结果准确度。环境对血氨的影响实验室空气中的氨是标本氨污染的原因,为减少标本和器皿受空气中氨的污染,应保障实验室内空气的质量,医院应严格禁烟,限制人员进出实验室,试验器皿使用前须经过特殊清洗。此篇文章属于转载文章,来源:医家小二。订阅号若有侵权或转载限制请联系我们(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