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这样认为,如果平时查体抽血检查的转氨酶水平正常,就证明自己肝脏很健康,就不可能得肝硬化和肝癌。虽然这种说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如此,但医院里还是时常会见到不少已经确诊为肝硬化,甚至晚期肝癌的患者,此前明明一直都是转氨酶水平正常,难道转氨酶不是反映肝脏有没有疾病的指标吗?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
一、转氨酶水平正常,未必代表肝脏正常!
毕竟绝大多数人的医学常识很少,都会把肝功能等同于只是抽血查转氨酶,以为转氨酶水平就能代表肝脏功能。其实转氨酶只是肝功能检查中最简单的项目之一,其反映的是肝细胞是否存在破坏,如炎症、坏死等,只有当破坏的肝细胞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表现为异常,而且转氨酶升高也还不一定就是肝脏的问题,心脏梗塞、胆道阻塞等也可引起转氨酶异常。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特别是对于慢性乙肝病*感染者,由于病*可以在相当长时间处于潜伏状态,不一定会引起转氨酶升高,即便在慢性炎症期也由于没有引起太多的肝细胞坏死,转氨酶检查完全可以表现为正常水平;或者转氨酶间断出现异常,而由于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和代偿能力,不断修复肝脏受损,在检查时如果肝细胞没有出现明显炎症或大量坏死,转氨酶也可以表现为正常,但已经坏死的肝细胞逐渐被纤维化组织所替代;如果已经进展为肝硬化,这时候所剩的肝细胞数量不多了,转氨酶水平反而更不容易升高,但反映肝脏功能的其他指标可出现异常,如胆红素升高(称为“酶胆分离”)、凝血功能会变得很差,这些都是严重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的表现。
因此,转氨酶水平并不能足以反映肝脏的复杂功能,而且肝脏疾病也不一定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如肝脏的各种占位性疾病。肝脏属于比较“沉默”的器官,没有痛觉神经,肝脏实质内的病灶即使长得很大也未必出现明显不适或疼痛感觉,这时候的转氨酶水平就更不能及时反映肝脏的实际情况了。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如果病灶较小,对肝实质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破坏作用,也就是说并没有破坏太多的肝细胞;甚至肿瘤已经长得很大,如果剩余肝脏组织能维持正常功能,没有出现明显炎症或坏死,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转氨酶水平异常。
二、肝脏疾病的诊断不只是依靠肝功能!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讲,如果平时身体一贯健康,没有慢性基础肝病(乙肝、丙肝、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癌家族病史等),除非有一些导致急性肝损伤的因素,如药物、一次大量饮酒、急性病*感染等,一般在检查时不会出现转氨酶水平的异常。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太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甚至也从未查体,通过偶然一次的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的可能性依然是存在的,毕竟慢性肝病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几率还是蛮大的。不过,肝脏疾病的诊断可不只是依靠肝功能!那么肝脏检查指标还应包括哪些项目呢?
1)肝脏B超检查:
影像学检查方法是判断肝脏形态学改变最直观的手段,也是肝脏体检时必须要做的一个项目。肝脏B超就像一面“小镜子”似的,可以了解肝脏有没有脂肪肝?是不是长了囊肿?胆囊和肝内胆管有没有长结石?以及有没有腹腔积液(腹水)等,而对于肝脏实性占位的诊断则存在一定难度,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有相当经验的超声科医生才能判断,存在一定误诊的可能。
2)肝炎病*学检查:
我国普通人群中乙肝病*感染率高达7.18%,相当多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乙肝,由于乙肝属于传染性疾病,往往家庭中多个成员被感染,而且乙肝是我国目前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原因,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乙肝、肝硬化或肝癌的病例,务必在体检时要求增加乙肝五项(两对半)的检查。
乙肝五项检查中,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即可确认已感染乙肝病*,此时务必要做乙肝病*DNA定量检测,原因在于乙肝五项仅能反映体内存在病*感染,如果想准确了解病*的复制情况,就需要做乙肝病*DNA定量检测,不仅能准确反映血液中乙肝病*的活动情况、判断乙肝传染性的高低,同时也是判断是否需要接受抗病*治疗的标准,及时采取抗病*治疗,有助于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3)肿瘤标记物筛查:
甲胎蛋白(AFP)是确诊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肿瘤标记物,在我国60~70%的肝癌病人存在AFP升高,AFP显著升高对肝癌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在进行肝癌诊断时,应排除由妊娠、活动性肝炎、生殖腺胚胎癌、继发性肝癌和少数消化道肿瘤等引起的AFP升高。
4)CT和核磁:
当常规检查,特别是B超查出问题而不能确诊时,务必要通过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即增强CT或核磁共振来诊断,而某些疑难病例或病灶较小时,还需要将CT和核磁都做了才可能确诊。
CT和核磁各有优势,可以从不同角度来清楚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边界,有无血管侵犯等。同时也是肝脏手术之前必须要完善的检查项目。
三、肝脏的体检周期如何把握?
对于健康人来讲,到了中年之后,要保持规律的体检,包括身体各个脏器的形态和功能,肝脏检查则通过肝功能抽血化验和腹部B超就可以,而对于肝癌的高危人群,即患有各种慢性肝病或有家族肝癌病史者,则需要扩大检查范围,缩短检查间隔——除检查肝功能之外,应至少每6个月做一次肝脏B超+甲胎蛋白筛查肿瘤,乙肝感染者同时做病*DNA定量。
在我国存在一些肝癌的高发地区,如广西扶绥、江苏启东、广东顺德、福建同安等地,原因是和粮食被*曲霉*素污染有关,来自这些地区的人也应该每6个月做一次肝脏B超+甲胎蛋白筛查。
结语
即便没有肝炎病*感染,对于经常喝酒、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的人群也需要加强定期体检,在这里也再次提醒那些平时不注意健康生活习惯的人们,如熬夜、酗酒、吸烟、饮食过于油腻、爱吃甜品、久坐不动等,这些不好的生活方式日积月累,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科普达人王东传递科普知识,促进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