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时代,人们吃穿不愁,逐渐将重点转移到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尤其是部分上班族,健康意识觉醒,深刻了解到外卖等速食并不利于身体健康,选择自制便当。
可想而知,自制便当等需要保鲜,家用电器——冰箱便派上用场。但是,冰箱究竟能否长期储存食物,人们争论不休。
甚至有人提出,馒头经过冰箱长期冷冻或冷藏储存,容易产生黄曲霉素,引起食物中毒,究竟是真是假?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主要来源于黄曲霉菌,其他菌种比如青霉菌、曲霉菌也可产生该毒素。联合国卫生组织明确指出,黄曲霉素属于剧毒化学物质,可对肝脏造成不可逆转损伤。
食用含黄曲霉素食物后,中毒情况主要包括三种:
急性中毒:胃肠道、肝脏损伤程度较高,往往出现全身性水肿、消化道出血、昏厥、肝坏死等症状,严重者可直接死亡。
慢性中毒:黄曲霉素毒性要是剂量而定,研究表示,70公斤左右成年人,20毫克左右黄曲霉素即可达到致死量。长期摄入低剂量黄曲霉素,有慢性中毒风险,典型代表就是肝脏慢性病变、肝硬化等。
致癌:黄曲霉素可致癌无需赘述,它在当前所有已知致癌物质中,化学毒性最强。
冷冻馒头能吃吗?馒头长期存放会产生黄曲霉素吗?
馒头属于湿制面食制品,水分或多或少都有所保留,潮湿环境容易滋生霉菌,是黄曲霉、细菌、微生物“培养基”。尤其是黄曲霉素,在不断滋生繁殖过程中,将导致菌群超标,食用后有中毒风险。
实验研究正式,黄曲霉素有强烈肝毒性,无论是长期少量摄入,还是单次超标摄入,均会引起肝脏损伤,它也是国际国内公认致癌物质,仅仅1毫克,就能达到致癌标准。
特别提醒,黄曲霉素高温耐受程度较高,它可在℃以下温度环境中安然无恙。由此可见,馒头长期存放过程中,必然会有黄曲霉素产生,即使高温加热,也有中毒风险。
当然,也有部分群体提出,室温长期存放馒头可能会导致黄曲霉素增生,那么冷冻馒头是否能够避免该风险?
研究证实,馒头在冷冻过程中,的确能够延缓黄曲霉素等细菌增长速度。但问题在于,冷冻馒头长期吃容易引起肠胃系统疾病,表现出腹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医学界普遍认为,冷冻馒头禁止室温解冻后食用,必须高温加热3~5分钟降低风险。
黄曲霉素有哪些危害?
——阻碍蛋白质合成
黄曲霉素具有细胞毒性,会抑制DNA或RNA基因,后两者是蛋白质合成转化重要载体。
也就是说,黄曲霉素严重阻碍蛋白质合成。我们都知道,蛋白质是机体功能运转能量来源所在,一旦缺失,将会引起组织器官营养供给不足,衰竭程度加剧。
——对肝脏器官造成不可逆转损伤
肝脏器官是机体排毒解毒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黄曲霉素进入体内,各组织器官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但肝脏部位是“重灾区”,它毕竟是毒素垃圾“中转站”。
临床案例中,黄曲霉素中毒患者检查过程中,肝脏、肾脏、肾上腺、脾脏等均有毒素残留,肝脏部位毒素指标远超正常范围。
医生特别提醒,长期摄入包含低浓度黄菌霉素食物,有慢性中毒潜在风险,临床症状表现为肝脏组织细胞病变、肝硬化等。
单次摄入超标黄曲霉素,将会引发急性肝炎、急性肝脏出血、肝坏死、胆管病变、脾脏病变等,后果不堪设想。
——癌症诱因
世卫组织曾经指出,黄曲霉素B1在目前所知致癌物质中,毒性位列榜首,癌症风险较高,是多种癌症触发因素,具体包括乳腺癌、胃癌、肝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
拓展阅读:黄曲霉素中毒,应该如何解救?
目前来说,医学界尚未研究出黄曲霉素特效解毒剂,想要减轻患者食物中毒症状,需要从保护肝肾入手。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黄曲霉素中毒现象,需要立即采取催吐行为,然后迅速送医检查,在专业医生指导建议下,做针对性治疗。
你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馒头进行冷冻吗?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探讨。
#爱乐养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