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习笔记01 [复制链接]

1#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5/133267.html

来源:生物探索

众所周知,新药研发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临床失败率高达95%,制药巨头们的药物研发投资回报率甚至已经从年的10.1%下降至年的3.2%。而对于小型制药企业而言,新药研发失败甚至可能意味着一场灭顶之灾。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席卷全球,多项研究遭到搁置,这对许多研制新药的企业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然而正如人们所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失败的临床实验中,制药人员更能窥见成功的可能性。今天,美国FierceBiotech网站公布了年十大失败的临床实验,盘点了那些没有得到批准的疾病疗法以及那些本可以在临床治疗上向前迈出一大步的疗法,其中既有大型制药公司,也有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备受瞩目的HIV疫苗自从艾滋病病*(HIV)被发现之后,人们一直在探索阻止这种可怕的传染性病*的方法。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南非开展了一项HIV疫苗功效研究HVTN,为阻止这一疾病带来了希望。这项研究包括两种实验疫苗:由SanofiPasteur提供的一种基于金丝雀痘病*的疫苗以及由GSK提供的带有佐剂的两组分gp蛋白亚基疫苗。然而,年2月3日,NIH却宣布该研究已停止。在这项涵盖约名18-35岁受试者的2b/3期临床试验中,疫苗并没有表现出优于安慰剂的效果。在疫苗组中,出现了例感染,而在安慰剂组中为例。两组的年感染率均达到4%。这样的数据无疑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十多年前在泰国进行的RV临床试验中,该方案产生了温和但令人鼓舞的31%的效力。此次NIH宣布暂停该研究,意味着迄今为止唯一显示出对艾滋病*有保护作用的疫苗方案也失败了。Catabasis倾力押注的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药物在宣布即将停止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药物edasalonexent的相关开发活动后,生物制药公司Catabasis股价暴跌近60%。自年以来,该药物一直被宣传为一种治疗DMD患者的药物。然而在年的中期试验中,edasalonexent未能移动针头,已经显示出其潜在的高风险。年10月,3期临床实验PolarisDMD的数据宣告了该药物的完全失败。在这项为期十二个月的临床试验中,edasalonexent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尽管可能有些不甘心,因为Catabasis几乎把所有押注都投入到edasalonexent上,但是此次失败可能导致比年的中期实验后大幅裁员更严重的后果。阿斯利康混合型血脂异常新药在年12月心血管健康公司Amarin旗下Vascepa成为FDA批准的首个鱼油衍生药物后,阿斯利康雄心勃勃地渴望证明旗下Epanova具有同样的效力。然而,这种希望却很快破灭了。年1月,阿斯利康决定放弃将Epanova作为他汀类药物的一种附加成分的3期强化研究。原因是经独立数据检测委员会讨论,认为Epanova不太可能降低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的心血管风险。这意味着这项在全球22个国家、个研究中心开展,共涉及例混合型血脂异常且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的研究,遗憾谢幕。年,阿斯利康通过收购Omthera制药公司成功将其Epanova收入囊中。自年以来,Epanova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小范围适应症。在宣布放弃研究后,阿斯利康表示将重新评估Epanova当前5.33亿美元的无形资产价值,预计减值1亿美元。Ironwood胃食管反流病新药年9月,美国Ironwood制药公司宣布将裁减多达名全职员工并暂停旗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GERD)药物IW-的研发。此前,该公司曾对该款药物寄予厚望,并一度声称其有潜力成为年产值20亿美元的产品。该药物是一种成熟的药物colesevelam的胃保留配方,能够结合胆汁酸留在胃中,以防止胆汁酸刺激食道。在一份研究报告中,Ironwood表示,IW-在GERD患者中“未达到与计划的早期疗效评估相关的预先指定的标准”,高达40%的GERD患者无法从中受益,与安慰剂相比,IW-并没有显著改善那些不能用标准药物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症状的患者的烧心严重程度。罗氏阿尔茨海默氏病新药随着抗淀粉样蛋白药物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未能取得理想进展,靶向tau蛋白已成为痴呆症药物研发人员的新焦点。然而,年9月,罗氏及其合作伙伴ACImmune的抗tau抗体药物semorinemab在2期临床实验中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与安慰剂相比,semorinemab未达到减少临床痴呆症评定量表总和框得分下降的主要功效终点。罗氏自闭症新药Balovaptan自闭症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可能与儿童血液中的后叶加压素含量有关。高浓度的后叶加压素会引起常见的两个自闭症的症状:焦虑和攻击性行为。目前,唯一用于自闭症的药物是抗精神病药,专门用于缓解患者的烦躁情绪,但其副作用较大。年1月,瑞士制药罗氏宣布开发的自闭症新药Balovaptan(又名RG)获得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这是一种选择性抑制vasopressin-1a(后叶加压素)受体的药物,可调节ASD患者关键社会行为。但由于二期临床结果没有足够的有效性数据来支持继续三期临床试验,针对自闭症核心障碍的唯一一个进入三期临床的药物宣布终止。目前,罗氏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GABAAα5受体的小分子药物G,它可在影响ASD的关键大脑区域表达。Genfit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药原发性胆源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胆管的慢性损伤,导致肝脏清除体内*素的能力下降,引发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年4月,用于治疗PBC成人患者的elafibranor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这是一种PPARα和PPARδ的双重激动剂,在治疗PBC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积极疗效。但在年5月份,Genfit宣布较安慰剂未能显著改善患者NASH组织学症状和不加剧肝脏纤维化,因此放弃了对该药物的研究。近年来,在“首批被批准用于治疗”的巨大利益的驱动下,各大生物制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入了NASH领域。因此尽管Genfit放弃了这项研究,但尚未完全放弃该药物。一项名为Elative的3期试验正在进行中。不仅如此,Genfit还在开发一种极具商业价值的产品,它是一项基于血液的NASH诊断程序,可以用来替代肝活检。COVID-19药物羟氯喹年,在治疗COVID-19的一系列失败案例中,最具有争议性的便是“羟基氯喹”。该药物之所以脱颖而出,是由于美国前任总统DonaldTrump将其视为“神药”,并将该药称为“医药史上最大的改变游戏规则的药物”。但剧情出现了反转,FDA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资质愚钝,关于神经内科的内容只敢分享个笔记,妄不敢谈心得体会。

最近赋闲于野,远离临床,只能在AJNR,Neurology上寻觅找些内容,糊弄个饥饱。

Neurology里面的很多版块适合不错,类似于ResidentandFellowSection啊,NeuroImages啊,Clinical/ScientificNotes啊等等等等,又可以学习英语又可以涨姿势。其中有个版块ClinicalReasoning很不错,抽丝剥茧,步步紧扣,在问与答之间展示一个临床思维,或是线索。

今天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个case。

先放一个帅哥,看看大家谁撩过?

OK,开始正式内容,幻灯版面均以Nuerology的风格,以表示对版权的尊重。

这个case是追溯一个患有脑病的出生3天婴儿的临床病因。所以这个内容适合小儿神经科、儿童重症科以及神经内科医生。

第一部分:从母亲怀孕、分娩、产程到出生后至产房都正常足月婴儿,出院后回家开始出现渐进性的以脑病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特征性临床线索就是为什么患儿发病是回家之后出现的?

提出问题:

足月健康新生儿3天后出现脑病的鉴别诊断?

新生儿脑病首先的评估步骤?

对于鉴别诊断中其实最最多见的依然是感染性因素。

第二部分:

入院后患儿CT显示脑水肿明显,血清氨明显升高,呼吸性碱中*。

同时关于高血氨这个核心,提出三个问题:

1.高血氨症的神经损害;

2.新生儿高血氨症的鉴别诊断;

3.新生儿高血氨症的首要治疗;

结合这个鉴别表和患儿实验室的结果,诊断似乎指向了尿素循环缺陷。

第三部分:主要是患儿的入院治疗,其实验室结果结合特定尿素循环缺陷的生化模式表,患者考虑OTC缺乏症。

那么针对尿素循环继续发问:

尿素循环的目的和新生儿尿素循环缺陷的表现;

如何评估新生儿高氨血症的预后和神经缺损结果;

OTC缺陷的基因;

不看生化很久,于是客服了长久以来对生物化学的恐惧,复习了一下尿素循环,红色是指在线粒体内,剩下的都是在胞质内。尿素循环的主要目的就是除氨,而整个循环中主要就是依靠6个酶在调整,国内的教材可能对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不太提及,但是此酶会调节CPSI的活性,潜在的也会影响这个尿素循环,因此也要注意。

其实对于患儿预后的研究中,有人认为是血氨峰值决定预后,有人认为是血氨持续时间决定预后。

总结一下。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是X连锁遗传的少见先天性遗传代谢的罕见病,是尿素循环酶缺陷中最常见的类型。

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rnithinetranscarbamylase,OTC)为尿素循环过程中第二个酶,鸟氨酸和氨甲酰基磷酸在OTC的作用下生成瓜氨酸,在此反应过程中由于OTC缺乏而引起患者尿素循环中断,导致血氨增高,血瓜氨酸、精氨酸降低,谷氨酸酰胺、丙氨酸升高,而尿乳清酸和嘧啶排泄增加,这也是实验室诊断的基础。

高氨血症是各型尿素循环酶缺陷疾病的最主要表现,氨基酸降解产生的大量氨分子迅速在脑细胞中与谷氨酸形成谷氨酰胺并累积在脑细胞中,使其渗透压增高,导致了脑细胞水肿,由于星形细胞富含谷氨酰胺合成酶,因此水肿以星形细胞为主。

脑水肿不仅使供血不足,且使神经元、轴突、树状突和突触的功能受损,引致一系列脑代谢和神经化学异常,产生了相应高血氨性脑病。

尿素循环中各种酶缺乏的临床表现都是以高氨血症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但各型之间或同一型的不同患儿之间症状的变异较大,酶缺陷愈近尿素循环起始端、症状愈重。

发病年龄可自新生儿期至成人阶段。

新生儿期发病的婴儿大多为足月儿,娩出时一切正常;出生后24至72小时内无明显症状。然后逐渐出现嗜睡、拒食,病情进展迅速,在数小时内可发生呕吐、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等,并由嗜睡进入昏迷。

此时如检测血清尿素氮水平常低于lmg/dl,血氨浓度增高;

CT脑扫描可发现脑水肿,但多数患儿被误诊为肺部疾病、败血症或颅内出血等疾患,以致处理不当而夭折。

晚发型患者见于各个年龄阶段,在婴儿期发病者可能与由母乳喂养改为普通牛奶(含较高蛋白)喂养有关;较大儿童或成年人则可能由进食高蛋白引发。

轻症在停止摄人蛋白、或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后即可好转;

重者在发生高氨血症时每易被误诊为胃肠炎、周期性呕吐、脑炎、Reye综合征、癫痫、无*疸性肝炎等疾患。病程较长、发作次数频繁者多伴有生长发育迟滞、癫痫发作等情况。

下面再分享几个成人高氨血症的影像:

case1:

24岁女性,病情复杂,既往心脏衰竭,肺水肿,胸部感染,胸骨伤口脓*症以及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心肺移植术术后长时间在重症监护室。她接受了标准的免疫抑制治疗及全胃肠外营养。术后第五周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和意识水平下降。血浆氨浓度为μmol/L。

DWI和FLAIR显示岛叶和双侧扣带回皮质的对称性异常信号。右侧颞枕叶以及左枕叶的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大片高信号改变。

下图是7天后复查头颅CT后显示广泛脑水肿,灰白质交界区模糊,脑沟消失。

尽管治疗措施但是患者神经功能损害依然加重。血浆氨水平下降到μmol/L。但是患者仍然很快死亡。

case2:

48岁男性,因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而导致暴发性急性肝功能衰竭,因肺炎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所致的腹泻引起的脓*血症入住ICU。既往慢性酒精滥用史。入住ICU8天后,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与意识水平下降、姿势异常、癫痫发作。DWI和T2加权像显示岛叶和扣带皮质对称的高信号强度。同时颞叶皮层双侧,双侧丘脑,脑干可见高信号改变。

血浆氨浓度为μmol/L。

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次日死亡。

case3:

55岁男性,不明原因严重脓*症患者(血肠球菌阳性血培养),既往精神分裂症、慢性丙型肝炎、门静脉高压和食管静脉曲张。病人的意识和癫痫发作程度有所降低。

血浆氨水平为82μmol/L。

DWI和FLAIR图像显示岛叶和扣带回皮质和双侧中央沟周围皮层高信号。

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改善,其血浆氨水平下降到50μmol/L,但残留明显的智力障碍。

图D是1个月后随访的脑CT可见双侧侧裂增宽与岛叶萎缩。

case4:

42岁女性,透析治疗相关的败血症,既往肝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和肝肾综合征。免疫抑制剂方案包括他克莫司和环孢霉素。

入院后病情恶化,呼吸衰竭,低血压,癫痫发作,GCS评分下降。

血浆氨水平为55μmol/L。

FLAIR图像和DWI显示双侧海马、扣带回和左后颞叶的皮质信号异常。

病人恢复良好,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从上面四个成人病例除了反映高氨血症所致脑病的影像学特点之外,似乎显示预后结果与血氨峰值的高低有明显相关性哦。

......

......

今天学习笔记的分享就到这里,现在公布一下那位帅哥的简历。

HansAdolfKrebs(25August-22November)wasaGermanbornBritishdoctorandbiochemist.

Heisbestknownforhisidentificationofcertainmetaboliccycles:theureaandcitricacidcycles.

尿素循环就是他发现的。

水平有限,望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