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衰竭能治好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蘑菇就能看见小人也有可能是死神 [复制链接]

1#
624津早相会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在 http://www.liruigangg.com/begltly/19323.html

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每年的体检已经成为很多单位和个人的常规项目。但拿到体检报告,大多数人对里面的各种结果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虽然报告后面会有指导意见,但那么多朝上朝下的箭头依然会让人担心,所以今天做了这篇体检报告解读,希望能对您有帮助,但因为内容太多,临床太复杂,远不是一篇文章能解决的,针对体检报告中的异常结果,建议专科就诊。本文只针对常见问题做常规提示

体检项目一般包括临床体检,如测血压、心率,内科、外科、五官科、口腔科等的专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脂、乙肝五项、肿瘤指标等,影像检查主要是胸片或低剂量肺部CT、上腹部超声、甲状腺及妇科、前列腺超声等,其他如心电图等。

本文主要讲解部分实验室检查及部分影像。

问:

白细胞异常是怎么回事?

答:白细胞的参考值是(4~10)×/L(成人)。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它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中性粒细胞增多有生理情况和病理情况。生理情况如妊娠后期、分娩,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只是一过性的增高。病理性增多主要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主要见于感染(尤其是病*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物理、化学因素损伤(X线等)、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见于哪些情况?

答: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有两种分类: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绝对性增多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因血氧饱和度减低所引起,如肺心病、高原居民等)红细胞生成素非代偿性增加(如肿瘤或肾脏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部分病人可转变为白血病等。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生理性减少见于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部分老年人、妊娠中、晚期均可使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减少。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血小板异常是怎么回事?

答:血小板的参考值(~)×/L。

血小板减少见于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等。

血小板增多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反应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这种增多是轻度的,多在×/L以下。

肿瘤指标增高是长肿瘤了吗?

答: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不是肿瘤诊断的惟一依据,临床上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其他手段综合考虑。某些肿瘤标志物在某些生理情况下或某些良性疾病也可以异常升高。所以遇到体检肿瘤标志物增高时,应及时进行专科咨询,即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能忽视。

常见的体检项目中肿瘤标记物的异常:

1.血清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可在多种肿瘤中表达,脏器特异性低。结肠炎、胰腺炎、肝脏疾病、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也常见CEA轻度升高。大量吸烟者中有20%~40%的人CEA2.5μg/L,少数人5.0μg/L。

2.甲胎蛋白(AFP):主要用来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生殖腺胚胎肿瘤(睾丸癌、卵巢癌、畸胎瘤等)。病*性肝炎、肝硬化时AF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通常μg/L。妊娠后孕妇AFP可升高。胎儿神经管畸形、双胎、先兆流产等均会使孕妇血液和羊水中AFP升高。

3.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高达30%~86%,其升高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良性疾患,约有14%的患者血清t-PSA轻度升高。肛门指诊、前列腺按摩、膀胱镜等检查及前列腺手术会引起前列腺组织释放PSA而引起血清浓度升高,建议在上述检查前或检查后数日、手术后数周进行PSA检查。

4.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

主要用于诊断肺鳞癌、食管鳞癌、宫颈癌等。部分良性疾患如牛皮癣、天疱疮、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肾功能不全、良性肝病、乳腺良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引起SCC浓度升高。

5.糖脂肿瘤标志物包括癌抗原50、癌抗原72-4、糖链抗原19-9、癌抗原、癌抗原、癌抗原15-3等,因内容较多,只讲解CA19-9,请

分享 转发
TOP
2#
S11暮刃属性引争议 http://www.tanglanga.com/mfly/5169.html

最近,

疾控君逛某宝的时候看到,

竟然有商家在售卖“致幻菌”(见手青)。

“吃了可以见小人”

“见不到小人给差评”……

这类的广告语真是令疾控君

为买家捏了一把汗!!

你以为吃了*蘑菇仅仅是这样?

当然不是!

疾控君提醒您,

食用*蘑菇的后果,

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身体器官受损甚至死亡!

和疾控君一起认识一下

一些典型的*蘑菇吧!

急性肾衰竭型

引起急性肾衰竭型的有*蘑菇有两类,含奥来*素的丝膜菌属(Cortinarius)的一些种类和含有2-氨基-4,5-己二烯酸的鹅膏菌属(Amanita)的一些种类。在我国主要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中*特征表现为误食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急性肝损害型-最严重

一般多在进食后数小时至30小时发病,也有少数在半小时内发病。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2天的“假愈期”,之后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病情严重者可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或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此型是我国*蘑菇中*死亡率最高的类型,导致此型中*的蘑菇品种类型为鹅膏属的一些剧*种类,还包含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

胃肠炎型-最常见

进食蘑菇10分钟至2小时,表现为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预后较好,但严重者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神经精神型

进食10分钟至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症状,如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并伴有胃肠道症状,同时可有瞳孔缩小、多汗、唾液增多、流泪等症状。

*蘑菇种类这么多,我们该如何鉴别呢?

预防*蘑菇中*最根本的方法是不要采摘、不要食用自己不认识的蘑菇。

*蘑菇与食用菌很难鉴别,民间百姓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如在阴暗肮脏处生长的、颜色鲜艳的、形状怪异的、分泌物浓稠易变色的、辛辣酸涩等怪异气味的菌类一般为*蘑菇。但以上经验不够可靠,某些有*蘑菇,如鹅膏属真菌,与食用菌外形类似,难以鉴别。

如果误食了*蘑菇,我们该怎么做呢?

1、立即拨打;

2、立刻催吐,予误食者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用手指刺激咽部催吐(孕妇慎用催吐);

3、中*者若出现昏迷则不应予以催吐,以防窒息;

4、无论是否出现症状,同食者都需立即就医;

5、剩余的蘑菇应留验。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尝试也不要因为觉得好玩而尝试更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唯一靠谱的鉴定方法是

不采!不买!不吃!

信息来源:中疾控职业卫生与中*控制所

视频来源:新华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